“作物病虫害”先导专项团队应邀在《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B辑:生命科学》发表专刊
1月14日,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: Biological Sciences(中文名称: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B辑:生命科学)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(B类)团队组织的学术专刊:“Biotic signalling sheds light on smart pest management”,专刊正式出版日期为2019年3月4日。
该专刊由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组织,并与遗传发育所周俭民研究员、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何祖华研究员共同担任特约编委,邀请了“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”先导专项研究队伍及国内其他生物互作领域相关团队,集中发表了19篇研究论文和综述。康乐院士撰写了该专刊的总览(Overview),总结和阐述了先导专项的总体学术思想:揭示作物-昆虫-病原微生物间的信息流,建立物种间信息流产生、级联放大和传递的分子基础,进而通过操纵信息流的关键环节或靶标,突破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重大技术障碍。其它研究论文和综述分别从作物、真菌、细菌、线虫、病毒和昆虫传播病害等角度,对生物间信息流及其在作物病虫害发生、发展和防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。该专刊的发表为专项及相关研究团队进一步巩固理论创新、发展新型防控技术指明了方向。
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于1660年,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,在英国发挥着国家科学院的作用。《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》于1665年创刊,是科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研究成果的科学期刊,已有350多年的历史。该期刊在1887年分为A、B两辑出版物,其中A辑发表数字、物理和工程学研究成果,B辑发表生命科学相关成果,为推动现代科学的发生、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。
专刊链接:https://royalsocietypublishing.org/toc/rstb/374/1767
专刊封面
孙悦华研究员及陈嘉妮博后等以“Problem-solving males become more attractive to female budgerigars”为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。论文于2019年1月11日在线发表。这是一个虎皮鹦鹉雄鸟...
研究团队通过对培养体系进行优化,从孤雌单倍体囊胚中成功建立小鼠孤雌单倍体滋养层干细胞系(Haploid trophoblast stem cells, haTSC),并证明其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。
研究发现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的线粒体自噬受体蛋白FUNDC1能够与定位于胞浆的分子伴侣蛋白HSC70相互作用。胞浆中损伤或错误折叠的蛋白可通过该相互作用被募集到线粒体上,之后通过TOM-TIM复合体进入线粒体基质并被定...